公司名称:唐县鑫兰工艺品厂
QQ:2358225045
手机:18231111377
联系人:王君
地址:河北省保定市唐县长古城镇田家庄工业区
弥勒佛即未来佛,藏语谓“强巴”。他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。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弥勒佛,他慈眉善目,笑口大张,手捻串珠,足不着履,浑圆肥厚的肚皮格外突出,笨重的身子斜倚着一只大大的口袋,这位胖大和尚就是知名度很高的大肚弥勒佛。那么,这位大肚弥佛是怎样进入各地佛寺,心安理得地享受香火的呢?
所谓弥勒,是梵名的音译简称,意思是慈悲。据说此佛常常给人快乐,帮人消除苦难,故以“慈”为始。他原名阿逸多,意为“无能胜”,与佛祖释迦牟尼是同时代人。他出生在古印度南天竺波利村大婆罗门家庭,是个有钱有势的公子哥儿。后来,他看破红尘,决意出家,成为如来佛的一名弟子,他规规矩矩侍立听法,老老实实钻研佛学,理解能力又强,很受如来的赏识。弥勒苦苦修炼,果然功成圆满,先于如来入灭。他在离开人世之后,悠然上升于欲界六天中第四兜率天内院,这里从此成为弥勒净土,而他也正式晋级为弥勒菩萨。
汉朝时,佛教开始在中国传播,弥勒信仰渐渐流行开来。此时的弥勒雕像是印度人,圆头卷发,肤色黝黑,面带微笑,以眼观鼻,以鼻倾心,若有所思,庄重安样。后来各朝不断对弥勒佛像进行加工升级,逐渐出现了笑口大开的胖和尚。
其实,中国的这位弥勒佛可不是虚构的偶像,历史上实有其人,他就是五代后梁时期的僧人布袋和尚。他的名字叫契此,号为长汀子布袋师,明州奉化人。他天生形体宽胖,肚子大得出奇,行为疯癫,言语无定无序,常以竹杖挑个大布口袋入市,见物索物,见钱讨钱,如有鱼虾碎肉荤食,也能当众吞吃,并分少许部分入囊。别看他这一副邋遢模样,却有一身非凡的本领:卧于雪中而身不沾雪,行于大雨而通体不湿,四处坐卧不须铺盖,初夏秋冬一只口袋覆身足矣。若在某个店家讨到茶喝,该店的生意一准儿火,躺在那里睡上一觉,周围草木会格外茂盛。他给人看凶吉,必定灵验,更有趣的是他还有预报天气的功能。人们都认为他很灵验,而且没有一次不准的。没有多长时间,他的名声就传扬开了,世人都说他是神僧。
契此的真正出名,还源于他的一位徒弟。此人即明州(今浙江宁波)评事蒋宗霸。当时他退休在家,无所事事,便喜欢上了佛教。因为他常常吟诵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”经文,遂以“摩诃居士”自诩。当听到有关契此和尚的传说后,觉得他是个佛界奇人,必有一番奇特的经历,使想拜他为师。于是跑到契此驻锡的奉化岳林寺,向这位胖和尚表达了自己的心愿。契此先是摇头不理,后来经不起此人的软缠硬磨,到底收下了蒋宗霸作为徒弟。不久,师徒二人离寺出游,契此仍然疯疯癫癫,他总是把化缘得来的东西装入那只神秘兮兮的口袋,又不时将这些东西抛酒一地,引起许多人的围观。只要观者稍多,契此就会开口唱道:“只个心心心是佛,十方世界最灵物,纵横妙用可怜生,一切不如心真实…万情何殊心何异,何劳更用寻经义!”
蒋摩诃随行契此日久,除去师父的癫疯之外,并不见他有什么奇特之处,心里便生出懊悔。这天傍晚,二人化缘来到长汀(今属福建),同浴于温泉之中。蒋摩诃借此机会,细细观察师父的法身,猛然发现契此背上有只光芒四射的眼晴,正在注视着自己。蒋摩诃以为产生了幻觉,急忙揉了揉双眼,当确认没有看错时,惊奇地叫道:“师父果然是佛也!”契此知道天机已经泄漏,只好兜底儿说道:“我的玄机不小心被你看到,我要走了。今天把这个布口袋赠给你,你的子子孙孙都应当以此为传家之宝。”
蒋摩诃与师父穿好衣服,恭谨地施了大礼,乐滋滋地接过那只神奇口袋,从此更加小心地服侍契此。师徒二人云游了几年,安然返回了奉化。后梁贞明二年(公元916年)的一天,契此和尚来到岳林寺东廓,端坐在一块磐石上说道:“弥勒真弥勒,分身千百亿,时时示时人,时人自不识!”说完,就合眼圆寂了。岳林寺长老一向善待这位不安分的寺僧,命人在寺西二里处的一块高地安葬了这个疯癫和简。人们很快就把契此给忘掉了。但蒋摩诃并没有忘掉师父,他掰手指数着岁月,盼指望师父能够重现金身。
转过年后,奉化某人去蜀地经商,无意中遇见了死去的布袋和尚。他以为大白天见鬼,散腿就跑。跑了很长一段路后,却见布袋和尚又站在面前,这下他不再跑了。只见这和尚哈哈笑道:“有劳施主给摩诃带个口信,就说我师徒二人相见日近,愿他珍重自爱,莫要错过机缘!”说罢,转瞬就消失了。
这位商人回到奉化后,把见到布袋和尚的奇遇告诉了蒋摩诃,并郑重向他转达了捎来的口信。原本以为摩诃居士也会吃惊不小,谁知他只淡然笑:“多谢善意,我当恭候。”接着,蒋摩诃就分散财产,遍访亲友,了却世间一切凡情,他也坐在磐石上无疾而終。这时,人们方知早已圆寂的契此和尚是一位神僧,便在他的埋葬地建起了“弥勒庵”,不久又按他的生前模样塑了全身,并正式建塔供奉。从此,布袋和尚契此的故事传遍了江浙一代。由于他的形象憨态可掬,背上的布袋又能广进财宝,人多爱而奇之。
唐玄宗当政时,刘定高、刘至等人先后利用迷信起事。他们借用弥勒佛的名义,编出童谣说:“释迦牟尼末,更有新佛出,李家欲末,刘家欲兴。”此事传入内庭,引起玄宗皇帝的怀疑,他赶忙亲自撰写《禁断妖讹等赦》,布告四方,追查散布流言蜚语的动乱分子,许多和尚为此紧张起来,有的甚至把弥勒佛悄悄请出了寺院,这位一度走红的佛爷竟被冷落到一边。直到清朝末年,一些道门组织仍在熟练地运用弥勒佛的威望来吸引信徒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弥勒佛在中国民间已经成为供奉虔诚、活动广泛、影响深远、口碑很好的一个普及型偶像。不过,在一般老百姓那里,熟知或了解弥勒佛本相的人并不是很多,当初的那个“阿逸多”真的已经被忘记了,大家喜欢和崇拜的自然是中国的布袋和尚。 弥勒佛弥勒佛-世界最大的笑佛布袋和尚弥勒佛 弥勒铜佛像